第二百四十二章千杯不醉忆《殇别》-《乱世谋凰》
第(2/3)页
不只是十几位文臣,皇帝萧殷也起身向着王安作辑,随机文武大臣纷纷起身,唯有几位双裳在内的老人没有起身。王安看向那位抚琴结束,施礼的絮嫔,起身向着皇帝与诸位大臣回礼。
对王安的功绩接在无声重礼之下,唯有丞相荀思展心中不痛快。如今权倾朝野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似乎永远比不上这位十年丞相的王安。此时荀思展在意的不是权柄,而是无声大礼。
许久之后萧殷开口说道:“朕替天下百姓谢丞相十年如一日,一人一笔为大梁开太平。”再次深深一拜。
王安立即起身道:“此乃微臣本分,身为人臣为陛下皆由,身为大梁子民显出微薄之力,身为人子为天下求安稳。”
三个身为字字放进每一个人心中,今夜过后王安将告老还乡。一场浓重送别礼落幕,荀思展故作镇定。群臣拜礼何尝不是一种打压,似乎在说荀思展同位丞相,天壤之别。
双裳看着一直喝闷酒的刘知幸,再看看那位高坐皇帝身侧的贵妃娘娘。从皇帝有废后意思开始,双裳极力阻止,皇后乃是一国之母,怎能让一位山野村妇担任。并非瞧不起玉莲,实在是古今以来皇后极其重要。
但是现在看着刘知幸心中有些伤感,当年一对金童玉女,如今上下分离不过百十步
,其中却是隔了一座泰山。无奈的摇了摇头,此事又能做些什么。唯有共饮一杯。
刘知幸提起金樽向着双裳强扭笑脸,一口饮下。不知道已经喝了多少杯的刘知幸,借着酒劲才有勇气看向从头到尾一句话未说的玉莲。心中的不舍,现实的无奈,将一颗强硬的心变得脆弱不堪。
想说的话一直压在心中,期盼着这一刻能永久停留。见玉莲目光扫来,刘知幸急忙躲避,转而又看向那双水灵灵的眼睛。玉莲微微一笑,悲痛中的刘知幸瞬间心醉,出现在脑海中无数次的笑容,依旧是世间最美。
刘知幸提起金樽一口饮下,走出坐席屈身一拜道:“陛下微臣愿剑舞,为陛下助兴。”
知道实情人纷纷看向刘知幸,萧殷目光盯着刘知幸,再看看身边的玉莲放声大笑道:“朕还不曾见过刘将军舞剑,来人赐剑。”王公公想要阻止,却见赵平拔出手中剑一抛而出。
刘知幸接过手中剑,抱剑行礼。刘知幸的剑非轻柔剑舞,而是军中杀伐之剑,剑剑威武,有种身前无敌之势。一招一式皆是杀招,心中怒气尽在剑中。
一种武将无不为刘知幸舞剑喝彩,萧殷大声说道:“大梁需要的就是刘将军这般凶猛武将,十三营屡建奇功。现在十三营编制多少人。”
刘知幸长剑一挥道:“编制五千余众,新兵两千,老营三千。”一剑直起,纵然下落。别人看不出刘知幸的剑,坐在上位的徐典自然看得出刘知幸用剑看起来华丽,其实显得有些生硬。但是身上流转的气机百变,显然不是寻常的无人,似乎已经进入宗师镜。
听到刘知幸的汇报,萧殷说道:“五千,朕特赐十三营编制一万,自成一军,由刘将军亲职。”此话一出朝中百官纷纷看向刘知幸,所谓的自成一军,从即刻起十三营不再隶属长风军,可称为十三军。
刘知幸顿时止剑跪拜道:“微臣叩谢陛下隆恩。”
“将军的功绩,朕历历在目,可惜相距千里无法看到大梁的军队是何等骁勇。此番见到将军舞剑,方知大梁士兵定然在战场之上如何抵御楚军。”大笑不止,举起金樽道:“与朕共饮一樽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