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三国风雨在庙堂-《乱世谋凰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王安自然知道刘策口中的人是谁,长风军先任统帅林燮。某明奇妙的离世,成为大梁一桩谜案。半年已过大理寺只给出一个定论,大司马林燮年迈体衰,被乱军惊扰乱了心神气急而亡。这样定论恐怕谁都不会信,一位驰骋沙场一辈子的老将军,背会乱军惊扰。刘策第一个不相信,林燮的死亡恐怕与先皇有关系。至少林燮的离世,保全了整个蜀中林氏。

    忽然问道:“刘公可有想法。”

    刘策回答道:“王丞相你认为是战还是和。”

    背起双手说道:“二十年前大梁贫瘠,人人喊战,人人不畏死。现在才享受了十多年的太平盛世,一个个反而都怕了。从那时候走过来的老人,刘公你说我王安是战还是和。”

    听到王安的解释刘策泯然一笑道:“知我者王安也,我既不主战也不主和。”使得王安一脸茫然盯着信誓旦旦的刘策。

    刘策望着皇宫的南方,以及太平城以南。年轻的时候平定北方突厥各部,未曾踏入南方一步。小儿子刘知幸想要从军去的不是奠定军功的北方,而是这辈子不知道还能不能踏足的南镜,那个寄托一生梦想的南方大地。

    眯着眼睛说道:“我主攻。”

    王安盯着眼神炽热的刘策,等了半辈子的刘策还是没有忘记最初的想法。初入官场刘策,林燮二人朝中并列双雄。先皇虽是君主,但是在军事上两人可一言决定,一南一北奠定现在的大梁盛世。

    至今由记得刚刚平定突厥回来的刘策上书《平南疏议》,朝中武将沸腾不已,却是被文臣全力阻止。最后以大梁国力疲弱,北定突厥已经耗空一国之力。不然林燮驻守南镜十二年,怎能成为大梁第一将。一位在一国疲糜的时候,毅然能抵抗还是大楚的南楚一国,少有败绩,长风军威震三国。

    刘策向着王安躬身一拜说道:“在等几日,让朝中各位大臣多闹闹。只要陛下能决定大举,全力支持南征我刘策第一个请命出征。”

    看着信心百倍的刘策,王安反而犹豫不觉。一旦刘策出征便不是攻守之战,而是灭国之战。这十多年朝中好像忘记了十几年前的话,守成林燮,攻伐刘策。一守一攻将大梁推上巅峰,如今刘策再次请命对大梁而言不知道是好还是坏。灭国战,苦的不止是楚吴两国,大梁百姓又要陷入艰难境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