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红颜醉 第九十三章黄花落幕有喜事-《乱世谋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中秋后仿佛热闹一时的太平城归于平静,大梁百姓可谓是最高兴的。今年大梁全境可谓是大丰收,粮仓谷足,铜钱压地可谓大梁建国以来第一次显露太平盛世。

    大半年以来再无战事发生,汉子收谷子,妇人织布,私塾书声琅琅。北镜开辟丝路太平安静,东吴安于守成。唯独南镜楚国依旧匆匆欲动,却始终无法用兵边境。太平城难得有太平,党争亦有胜负手。

    皇宫中难得去往椒房殿的皇帝陛下,脸上带有笑意。登基二十年将贫瘠的大梁,打造成空前的帝国。必然会在史册上有浓重的一笔,或许没有文帝武帝之称,也会有中兴之祖。

    功绩仅次于开国皇帝,驱除北方游牧大小部落,疏通丝路。将西北大一统的突厥,挡在边关之外,中原王朝继先秦之后又一次不在以长城为界。一直有水上亡国之称的东吴,一直以水战第一。大梁南方有着陆地大楚,海上东吴的说法。身为北方大国以海为界不过一缕之地,英国公李山海继任水军大都督以来大梁第一次拥有水军。

    水军第一次阻挡东吴以河为界的窘境,第一次将东吴成为国中之国。偏居一履的东吴只有与南楚联盟,便要放弃海上霸主的地位,可谓是进入两难之地。

    南方大国一直有鱼米之乡的称呼,学术更是自称文宗之首。曾有人言,北梁不过蛮夷之地哪有文字可言,唯独称得上有点学问也只有周文一人矣。军事上一次次挫败依旧不曾消磨文人身上的傲气,大梁与跟北方的蛮夷无异。

    皇帝如今忌惮的不再是临近小国,甚至南楚亦是囊中之物。南楚新帝登基不过两年,发动战事两起无一例外没有成果。年轻的楚帝如今的日子恐怕不好过,想要举国一心举兵北伐可谓再无可能,至少根基未稳,扫清党羽纷争之前再无力举兵北伐。

    强盛的帝国算不上国泰民安,亦是大梁历史上第一次意义上的盛世。唯一扎在皇帝心头的毒刺,反而成了林立与大梁各地的氏族。如今虽然没有动摇蒙氏,依旧夺回南镜兵器制造的权利,断去蒙氏的一条臂膀。周文辞官养老,周英祥虽然是礼部尚书,周氏子弟却在朝为官者极少,多是分布各州各郡,很难在拧成一股。

    林氏有林燮作为家主亦是一国大司马,整个蜀中林氏只有寥寥几人还在军中。蜀中各地官员几近都是这些年晋升的寒门学子,几乎断去林氏一言的决策权。李氏一直掌管大梁名义上的水军,李山海虽是姓李却不是豪阀李氏之人。用二十年的时间,从世袭的侯爵一举成为,本朝唯一晋升的国公爵位。东南兵权第一次完整掌握在皇室手中,却是李氏几乎占尽东南三分之一的官职。

    走进椒房殿将宫女太监退去,可谓在皇后这里极其罕见。皇后李氏东南李家嫡女,是当代家主的亲妹妹。这么多年来因为夺取东南兵权,与家族断去往来。李氏公子直接支持齐王,反而放弃太子之尊的萧殷。

    待到所有人离开皇帝说道:“皇后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一国最尊贵的女子只有在这个男人身边才会放下高贵的身姿,褪去厚重的华服,低下身子为丈夫脱下靴子。一点都不在意走了许久的臭脚,皇帝看着帮助自己登上帝位的妻子。

    亲手摘下凤冠说道:“拿下来吧,挺重的带在头上一定很不舒服。”

    这次皇后没有在意皇帝亲手摘下凤冠,从前高傲的凤凰最忌讳也最怕摘下凤冠。尤其是在这个男人身边,生怕这一次摘下再也没有机会带在头上,下次代表尊贵皇后的凤冠会带在那个女人头上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