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四十四章 会猎白狼山-《三国创业日记》
第(2/3)页
周义一边行军,一边思考着乌桓人的状况。
乌桓人的生存条件比大汉要恶略的多,北边的匈奴人和乌桓人是世仇。
乌桓人原来是匈奴人的奴隶,后来在大汉的帮助下迁徙到长城定居。条件就是要帮助大汉对付匈奴人。所以匈奴人最恨的不是汉朝人,而是乌桓人这个叛徒,时不时的会教训一下乌桓人。这几乎都成每一代匈奴单于的惯例了。
乌桓人本就是在两大强者之间求生存,一不留意就有灭族之祸。这次南侵也是想向刘虞要更多的好处,没想到惹毛了刘虞。
可是周义对此次进兵并不抱乐观态度。
孙子兵法曰: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讲的是先胜后战。
打胜仗的军队,总是先获得胜利条件,才会投入战斗。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冲上去打,企图在战斗中捕捉机会侥幸获胜。
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形,可是公孙瓒为此准备了一年多,应该会有几分把握。周义此次就是个后勤补给,打酱油的。
这是战争前的形势,是刘虞要考虑的事情。既然决定打,武将们就要全力以赴。虽然说可能是打酱油的角色,也要做完全的准备。战场上的事情,谁说的准那。
打仗除了战前的形势,临场的指挥,虚实的判断也很重要。
一路上行军倒是没有什么阻碍,顺利的和右北平的军队会师。跟在公孙瓒的后面能有什么阻碍,都被白马义从清理完了。
两军相距十里,互为犄角,稳步前进。
公孙瓒此时是夏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奔行百十里,渐渐的就和后面的步军拉开了距离。周义和右北平的将领也暗自着急,虽然大家都知道是让你单干,可是也没说让你孤军深入。
有心让部队轻装前进,可是步兵就是再轻装前进,也无法追上骑兵。那只能看公孙瓒自己了,你要是失败,说不了自己这一万五千人也得交代在这里。
这日正在行军,前面游骑领回一人,一看就是白马义从的装扮,不过伤痕累累,满身血迹。一见到周义就单膝下跪:
“周将军,救救我家将军吧。”
周义连忙问,是怎么回事?
原来,公孙瓒出击乌桓,连战连捷,高歌猛进,一路追击。直到丘力居出现,仇人见面,分外眼红。公孙瓒亲自带兵上阵,不成想中了埋伏,身中流矢。
现在大军退守白狼山,以险据守,乌桓人围在山下,白马义从是冒死冲出重围求援。
白马将军还真是出师不利,这是怎了?史书上说公孙瓒可是威震塞外,这可与事实不符啊,难道是公孙瓒知耻而后勇?
管不了那么多了,还是要把公孙瓒救出来。希望公孙瓒可以多坚持几天,然后兵合一处,共同抗敌,才有可能全身而退。
等周义率兵感到白狼山已经是五天之后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