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二十九章 君子性非异也,善假于物-《三国创业日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周义认认真真的为大家讲解了印刷术,大家都各自惊奇。这个时代没有专利一说,大家也不会用这个去赚钱,著书立传也只为文名,为传世。

    到了交流环节,就有人站起来提问:“德仁兄,印刷术如此繁琐和神奇,你是怎么想到的那?”

    “‘君子性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’,我这也是受到荀子老人家的启发。荀子老人家,教导我们要善于利用工具,才能提高效率。”周义总不能说我本来就知道,这样还不被人打死,还的搬出古人来做背书。

    接着周义开始编故事,自己如何从印章中得到启发,突来奇想如果能如印章一样把字印在纸上就好了,于是开始试验,万幸被自已实现了……

    下边一片沉默,周义心说这么精彩的故事你们不应该鼓掌吗?

    “德仁兄,荀子的话是这样解释的吗?”终于下边有人出声。

    你关注重点好不好,我在说印刷术这个伟大的发明,你在给我抠字眼。

    荀子的这句话这样解释不对吗?

    显然周义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对古代典籍的重视程度,对古代典籍是有明确的解释的。还没有人这么解释过这句话,大家通常理解都是要借助外部力量,没有人具体指工具。

    周义这样解释就成了墨家的支持者,这可是牵涉到学术门派的争斗。

    大汉的这个时候,罢黜百家独尊儒术。墨家的一切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,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但是周义不知道这些,为了让大家理解,又鼓吹了工具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到最后蔡邕都看不下去了,直接让人把周义叫了下去。但周义的些言辞在士子中造成不小的轰动。

    任何一个时代,思想的解放都是非常困难的,尤其是观念的变革。不过观点一经提出,只要经常讨论,最后往往对这件事有更正确的看法。

    至于大家最后有没有接受这种观点,要靠时间去考验。
    第(2/3)页